Documents


一直看「雄獅美術」,覺得有好有壞。直至今年一月改版後,才使人一新耳目,且在這裡推薦一下。

改版後的「雄獅」,並不是菊版濶開本增加彩色印刷這麼簡單,而是在態度上有不少改進,可見不同編輯的新作風。坦白說,我以前對「雄獅」頗有一些保留。因為我對那樣隨便介紹一個外國畫派,畫史的興趣不大,我一直覺得:資料性的東西,人家難道不會去翻書嗎?這樣的工作由雜誌來做,實在是浪費,至於半新半舊的外國東西,又似乎太熟悉了。

改版後的「雄獅」,好處是真正介紹西方的新東西,而又不抱著西方一定就好的態度。在一些短文中,也批評了台灣畫壇一窩蜂西化,希望出洋的風氣。有一篇介紹巴黎街頭畫家的短文,甚至說:在巴黎混混,要充個街頭畫家,也得貨真價實,不可胡混使算呢。

另一方面,他們又再重新正視中國的東西,但這正視,是包括討論和檢討,並不是隨便翻死人東西那種,並不是偷懶取舊東西塞篇幅,也不是毫無原則地「中國東西世界第一」。

還有,他們把藝術的世界擴濶了,把戲劇、攝影、布袋木偶、舞蹈、燈光、等包括在內,跟某些刊物狹窄地只從一個角度接受一種藝術形式的態度,不可同日而語。

另一方面,是有創造性的談畫(非資料性)的文章多了(如看蒙娜麗莎、如談雙年展)精彩的訪問多了,如朱川泰和熊秉明的訪問。被訪者是真有才能而又並非過度曝光的人物,訪問也真談得出問題,不是名人吹拍篇。近年很少見編輯態度把持得這樣好的雜誌,由一月至三月的雄獅美術是一個例外,所以特為介紹。

more